喜迎中国-中亚峰会 促进和平发展繁荣
◆ 中国-中亚峰会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也是建交31年来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 ◆ 这是首次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的高级别主场外交活动 ◆ 将进一步强化西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对外开放作用 ◆ 彰显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 ◆ 更是对西安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最大支持
追光的人,自带光芒 追光的城市,光耀未来 中国-中亚峰会将于 5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 这是今年中国首场重大主场外交活动 也是中国和中亚五国建交31年来 六国元首首次以实体形式举办峰会 在中国同中亚国家关系发展史上 具有里程碑意义
中国-中亚峰会是首次在陕西省西安市举办的高级别主场外交活动,是千年古都的光荣使命、千万市民的骄傲自豪。这座丝绸之路上的古老城市,再一次成为中国与中亚国家加强合作的连接点,聚焦全球目光。 中国-中亚峰会“选择”西安,正如亚运会之于广州、G20峰会之于杭州、上合组织峰会之于青岛、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之于厦门一样。峰会的召开将进一步强化西安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的对外开放作用,彰显西安作为国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能力,更是对西安深度融入共建“一带一路”大格局、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的最大支持。 进入新时代,共建“一带一路”这一重大国际合作倡议使西安站在了对外开放的前沿位置。作为国家中心城市、西北地区龙头城市和关中平原城市群核心城市,西安正处于战略机遇叠加期、政策利好释放期、综合实力提升期,独特优势将集聚迸发。建设国家中心城市、西安都市圈、“双中心”……时代命题予以西安一次次机遇,多重机遇叠加予以西安一次次赋能。 从欧亚经济论坛到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从世界文化旅游大会到丝绸之路国际电影节、从全球硬科技创新大会到全球创投峰会……一场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丝路盛会选择在西安举办,让这座古老的城市赓续传承着千年丝路精神,以崭新的姿态步入国际舞台,以饱满的热情、良好的状态向世界讲述中国故事。
新时代新征程 抖擞精神再出发 给世界、给未来一个崭新的 西安
西安加快打造 内陆改革开放高地
中欧班列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诞生,已经成为亚欧大陆的经济贸易桥梁,它不但促进了沿线国家的经济繁荣,更让沿线国家的经济紧密联系在一起。 4月27日,中欧班列“一带一路”十周年长安号西安-中亚专列发车,运载260多辆在西安制造的比亚迪新能源汽车整车向塔什干出发,预计12天即可抵达。 从“经济之路”到“命运纽带”。中欧班列西安集结中心已开通西安至中亚国家等17条干线通道,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和国内29个省份的货物在此集散,为深化中国同中亚合作、促进双向物流畅通发挥了重要作用。长安号开行量、货物量、重箱率等核心指标连年位居全国前列。 十年间,西安作为服务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紧抓重大历史机遇,围绕建设内陆改革开放高地,加快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着力打造国际航空枢纽和中欧班列长安号货运枢纽,全力构筑内陆地区效率高、成本低、服务优的国际贸易通道。 十年间,西安作为服务国家向西开放的重要门户,城市地位及发展实力稳步提升,对外交往及人员往来逐步扩大,国际交流活动持续不断,“国际朋友圈”越来越大,国际友好城市已扩展至38个。 2022年,中哈建交30周年,哈萨克斯坦总领事馆落户西安。西安领事馆区作为全国第九个领事馆区,以“一带一路”为框架,依托东盟、金砖五国、上合组织等国际组织,辐射全球,可开展20国的签证业务,覆盖西安市内可办理签证国别的87%,成为各国领馆、商务机构、国际组织、跨国企业的集聚区,外事交往、国际经贸、文化交流的承载区,外籍人口居住生活的时尚区。 回眸历史,作为张骞出使西域的起点,在绵亘万里、延续千年的古丝绸之路上,长安见证了各国商贾熙来攘往的辉煌。 再看今朝,在共建“一带一路”的广阔舞台上,西安,作为国家向西开放的战略支点,将书写对外经贸和人文交流合作崭新乐章。
以实力“出圈” 释放顶流“西引力”
西安肩负着众多国家使命,在全国全省发展大局中地位突出、责任重大。 今年以来,西安加快国家中心城市建设步伐,围绕实施“三个年”活动,锚定“六个打造”奋斗目标,全力推进2023年全市八个方面重点工作,努力在加快西安-咸阳一体化进程、建好“双中心”、强化秦创原引领、推进“北跨”发展、建设产业强市、建成西安都市圈、打造内陆改革开放高地等方面实现新突破,确保中国式现代化西安实践开好局起好步。 今年,西安一季度GDP同比增长7.6%,增速位居全国主要城市第一,经济规模再次跻身全国二十强城市,实现了“开门红”。全市经济活力明显增强,服务业显著恢复,聚集型消费加快复苏,经济运行呈现四个“向好”,经济社会发展迈上新台阶之后,西安蹄疾步稳、勇毅笃行。 论质量。比亚迪汽车、三星电子两户产业链龙头企业产值突破千亿元,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增速连续8个月稳居副省级城市和国家中心城市第一。闪存芯片、单晶组件全球市场占有率排名第一。 看数字。西安聚焦19条重点产业链,加快建设产业强市,开展延链补链强链行动,先进制造业百强市排名西安跃升8位,位居全国第12名。917个市级重点项目高效推进,78个高质量产业项目建成投产,预计新能源汽车产量增长2.8倍、占全国份额近1/7。 经济硬实力背后,是频繁“出圈”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IP所彰显的强大文化软实力,两者相得益彰。 近年来,西安聚焦打造彰显中华文明的世界人文之都,努力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全力推进文旅深度融合发展,大力发展西安风格的城市文化,彰显千年古都独特魅力,沉浸式体验亮点突出、多元业态融合发展,文旅深度融合作品频频“出圈”“刷屏”。千年古都的悠悠文脉、万千气象,绵延传承。 刚刚过去的“五一”假期,西安登上“五一”热门旅游目的地十大城市榜单,据西安市文化和旅游局测算,西安市共接待游客1330.51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107.46亿元,按可比口径,同比2019年分别增长19.23%、29.59%。 5月5日晚,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中国美好生活城市(2022-2023)”发布盛典上,古今交汇的魅力城市、时尚包容的文明之都——西安入选“十大旅游向往之城”。 场景“出圈”——通过不断深入挖掘传统文化底蕴,西安打造了一系列鲜活有趣、贴近生活的文旅融合新场景。长安十二时辰主题街区、大唐不夜城“盛唐密盒”“不倒翁小姐姐”等一系列沉浸式演出,实现了传统文化的强劲输出,叫响了一批知名文旅IP,极大地提升了游客关注度和到达率。 文化“出圈”——纷呈迭出的文艺精品创作,彰显了“以文铸魂”的古都魅力。看得见、摸得着、可感知、可体验的文化元素,让西安更有层次、更具生命、更赢得人心。 服务“出圈”——今年春节期间,数以千万计的游客从四面八方而来,热闹的人潮再次见证了西安这座全国文明城市的文明底蕴。1300万西安人爱城如家,积极响应错峰出行倡议,主动发起“让景”“让客”行动。 西安,根植历史文化自信,推进文旅融合更新,不断释放着顶流“西引力”,正在成为越来越多人心中向往的“诗与远方”。
喜迎中外来宾 彰显西安魅力
五月榴花照眼明,枝间时见子初成。 峰会在西安举办,既是城市的荣耀也是每一个市民的骄傲。服务保障中国-中亚峰会,既是西安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也是一次千载难逢的发展机遇。 这次峰会是向全世界展示中国气派、陕西风采、西安形象的重要窗口,是对西安高质量发展成果的全面检阅。全市上下要全域做好维稳安保、全面配套服务保障、全民营造活动氛围,喜迎中外来宾,彰显独特魅力。 在这个全球聚焦的时刻,让我们以西安行动创造西安时间、西安印象。 我们在此向市民朋友们发出倡议:作为东道主,以峰会为荣、为峰会服务。每一个西安人都要维护社会秩序、爱护公共环境,自觉做好文明好客的东道主、西安形象的代言人、峰会活动的贡献者。每一个西安人都是城市发展的宣传员;每一个西安人都是城市文明的示范员;每一个西安人都是奉献峰会的服务员。让我们做文明礼仪的先行者,做遵规守序的践行者,做文明互传的志愿者,让景区更有序、让出行更顺畅、让服务更贴心、让记忆更美好。 让我们内塑文明、外树形象,当好西安形象的代言人,展示西安千年古都的独特魅力,展示千万市民热情好客的精神风貌,展示西安时尚、开放的现代化形象! 教人意气忆长安,古今辉映看西安。 现存于陕西历史博物馆的《客使图》,描绘了唐朝鸿胪寺官员接待外国使节的场景,呈现大唐四海升平、交流互鉴的大国气象。 曾经孕育并见证了古丝绸之路辉煌的西安,如今乘着“一带一路”倡议的东风,用行动谱写丝路繁荣新华章!
开放的西安 向世界敞开热情的“怀抱” 等你来
市民诉心声
8日上午,中国—中亚峰会将于5月18日至19日在陕西省西安市举行的消息发布后,西安社会各界反响热烈。广大市民纷纷表示,峰会在西安举办,既是城市的荣耀,也是每一个市民的骄傲。在这个全球聚焦的时刻,大家将积极行动起来,喜迎峰会,向世界展示西安魅力。 “中国-中亚峰会为打造中国-中亚命运共同体将发挥重要推动作用。听说这样一个全球瞩目的盛会将在西安举办,让全世界的目光再次聚焦西安,身为西安市民,我觉得特别激动、自豪、骄傲,我们将张开双臂喜迎中亚朋友。”市民刘先生说。“希望这种交流和合作能越来越多,以旅游和文化为纽带,巩固我们和中亚国家人民的友谊和互信,预祝这次盛会举办成功。”市民金先生说。 西安世博园游客服务中心接待员闫英表示,中国-中亚峰会即将在西安举行,对于西安这座城市意义非凡,也让全体市民倍感荣耀和喜悦。作为一名服务业从业者,自己将和全行业同仁一起努力,扮靓城市颜值,以文明的国际化城市形象迎接中亚朋友们的到来。 中国水利水电第三工程局党委工作部主任史敏超说:“我们国家是中亚最重要的贸易伙伴国之一,中国-中亚合作潜力巨大。这次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举行,必将有力促进中国与中亚五国密切的贸易合作关系。”市民李先生表示,中国-中亚峰会在西安召开,让大家觉得中国和中亚各国的联系更加紧密了,希望中亚国家的人民可以来西安旅游、投资,感受西安的美景,体会西安的风土人情,西安欢迎您!
企业话期待
国际港务区是与中亚五国经贸往来最多的开发区,从十年前第一列中欧班列长安号从西安驶出开始,这条钢铁驼队便不再停歇,战绩也屡创新高。得知中国-中亚峰会即将在西安召开的消息后,不少区内企业对未来发展充满期待。 中铁集装箱西安分公司总经理代汉生表示,作为“一带一路”的参与者,中铁集装箱西安分公司全体上下感到无比自豪,非常期待中国-中亚峰会的召开。中欧班列长安号去年已开行4639列,今年公司将以峰会召开为契机,继续加大组织力度,争取在今年实现开行班列新突破。 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有限公司总经理袁小军说:“欢迎中亚国家的朋友来西安做客,我们也希望西安自贸港建设运营公司组织运营的中欧班列长安号能够为中国和中亚五国更多的商贸物流企业做好服务,为他们提供更加快速便捷的运输通道。” 西安爱菊粮油工业集团党委副书记刘东萌表示,峰会在西安召开,进一步增强了爱菊在哈萨克斯坦投资的信心,爱菊将利用自身在哈萨克斯坦北哈州和库斯塔奈州搭建的平台,让更多企业走出去,让老百姓在家门口能买到更多更实惠的健康粮油产品。
“外眼”看峰会
5月18日至19日,中国-中亚峰会将在西安召开。消息在我市外国留学生中引发热议,大家对峰会的召开充满期待,纷纷结合自身经历畅想共建“一带一路”美好愿景,希望能在其中发挥自身力量,实现人生理想。 土库曼斯坦留学生马力克说:“2018年,我来到美丽的古城西安,在长安大学读物流管理专业。5年来,我在西安不仅学到了很多知识,也感受到这座国际化大都市的魅力。”马力克告诉记者,“这个时代,国际交流越来越频繁,相互合作越来越紧密。我很期待即将在西安召开的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办。西安是我的第二故乡,我会更加努力学习专业知识和中国文化,为加深土库曼斯坦和中国的合作关系作出自己的一点贡献。” “我希望这次峰会继续加深中国和乌兹别克斯坦的友谊与合作,我也会更加珍惜来西安学习生活的机会,未来用学到的知识为两国交流发展贡献绵薄之力。”乌兹别克斯坦留学生美玉表示对中国充满了向往。上个月,她第一次踏上中国这片广袤的土地,来到长安大学求学。西安是让她感觉很温暖的城市,老师和同学都很热情,从学习到生活都给予她很多帮助。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动物科技学院畜牧学博士后张诺来自哈萨克斯坦,在陕西求学已有6个年头。她说,中国-中亚峰会即将在西安召开,哈萨克斯坦驻西安总领事馆也将开馆,这将极大地增进两国之间的合作和友谊。中国与哈萨克斯坦有着绵长的边境线和广阔的合作空间,中哈友谊是一棵大树,只有代代浇灌,友谊之树才能枝繁叶茂。“我很高兴、也很感激能在中国学习中文和相关领域的知识,希望能学以致用,在共建‘一带一路’中找到自己的位置,实现人生理想。” “我相信此次峰会会让中国与中亚各国进一步深入合作,也为留学生提供更多学习和交流的机会。”土库曼斯坦留学生方洁说,“我现在在西北工业大学读本科,这里的老师都很有耐心,同学也很友好,他们会给我们介绍中国各地的美景美食,分享动人的中国故事。今年毕业后,我打算继续在西工大攻读硕士学位。也希望能够将我们的故事分享给更多留学生,分享给家乡的人,愿更多人来中国、来西安学习、工作和生活。”
专家谈意义
中亚地区是“一带一路”的首倡之地。在古代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西安,举办“中国-中亚峰会”无疑具有标志性时代意义。它的举办,将对地区发展和国际形势带来深远影响。 省社科院经济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吴刚表示,此次中国-中亚峰会的举办具有重大国际意义。峰会将进一步彰显中国坚定深耕“一带一路”倡议,加快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决心和信心,为不可预期的世界变局注入了稳定和平的中国力量。 此外,峰会的举办是落实党的二十大提出的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的一项重大举措,再次彰显中国要坚持以高水平对外开放,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互相促进的战略举措。 今年是“一带一路”倡议提出十周年,吴刚表示,此次峰会将彰显我国坚定高水平对外开放,特别是向西开放的决心,对于陕西和西安谱写高质量发展新篇章创造了难得的发展机遇。西安要抓住这次峰会签订的一系列战略合作框架契机,进一步营造大开放、大发展的崭新局面。
文章来源:西安日报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权请与我们联系,marketing@ebls.cn。
END
2023年 “一带一路”倡议提出10周年 “欧亚经济论坛”举办第10届 欧亚经济论坛配套博览会 乘“十”而来 “十”力非凡 更加精彩“十”分期待